Skip to main content

主觀評 Outcome Health

Thinking Out Loud
Author
Kuan-Yi Li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個星期,表姊貼了一篇文,問我說這樣的技術──貌似可以用很少的人手做到個人化醫療──是怎麼做到的。好奇之下,就翻了一些關於這個公司的資料。我自己的結論簡單來說就是:「Outcome Health 或許有它厲害的地方,但應該不是在技術上。」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邊就稍微列幾項我比較在意的觀察,最後再把這些觀察串起來。

團隊
#

這一向是我最在意的部分。對於新創來說,創辦人的價值觀對公司影響尤甚。先來看看他們倆的經歷。

除了一開始文章說的 Rishi Shah 老爸是醫師之外,兩人沒有醫學相關的經歷。另外可以發現他們一起創過另一家創投,叫 Jumpstart Ventures。什麼樣的人會「創立創投公司」呢?就算沒有腰纏萬貫,我想至少也不會是窮人。除了自創的創投之外,兩人在創投圈也都有其他經歷,值得注意的是,Rishi Shah 是 Pritzker Group Venture Capital 的 Senior Advisor(這個為什麼重要後面會講到 😎)。

兩個人在經歷中都是充滿了名校、經濟、商業、青年領袖、教育等等的字眼,在我看起來實在是太多的「成功模板」跟「階級複製」。光看他們的簡歷,我腦中都會禁不住浮現出這類人說話的調調跟氣息,他們每個人往往都是驚人地相似,做事動機跟價值觀也往往讓我想到就頭痛。這部分不細講,如果你想瞭解我的大致看法,推薦一本書叫做《優秀的綿羊》,裡面有很多的觀察跟我自身體驗蠻相近的。裡面的觀點,特定族群看到可能會跳起來,說你這是偏見之類的。當然我看到的不可能是所有人,也總會有例外,大可不必相信我的主觀。

商業模式
#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來自藥廠、保險公司跟醫材商的廣告費跟數據費用。這部分我非常能夠理解這樣的選擇在商業上的優勢。(在美國的醫療文化、制度跟商業環境下,這個優勢更是大到沒邊了……)不過從人類福祉的角度來看,我不太確定這樣的商業模式好不好。歷史已經證明了 funding bias 對醫學研究的重大影響,那樣的收入來源真的不會造成問題嗎?

就算 Outcome Health 良心大爆發,立志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媒體 (不要像美的好朋友一樣寫文都不具名) ,很在意資訊的正確性好了。(是說 Shradha Agarwal 是讀新聞的,應該很注重,吧? 🧐)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驗證嗎?一開始的創辦人並沒有醫學的背景,也不強求,畢竟這是很需要專業跟成本的事情。只是如今公司大了,報導中卻仍沒有相關的資訊。我無從得知實際上他們面對這個問題是有針對性的措施,還是以賺錢為第一考量,但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對我的見解不以為然,或是認為我只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想主義者的話,可以讀讀下面這篇文章的全文。

As developers, we are often one of the last lines of defense against potentially dangerous and unethical practices.
—Bill Sourour, The code I’m still ashamed of

患者產生的資料分享出去又有沒有隱私的問題呢?因為就算是科學研究,也不見得合法。(e.g. Giving Google our private NHS data is simply illegal

技術
#

從他們的官網YouTube 頻道,看他們的使用情境跟操作介面,我猜他們的技術應該沒有太多的「智慧」或是「預測」功能。

宣傳影片中,患者最稱道的是通過這個管道,獲得了許多自身疾病的相關資訊。乍看之下這很厲害,因為「資料那麼多,他怎麼會知道該提供患者哪方面的資訊?!」對吧?但仔細看話會發現,拿來展示的使用情境,患者都已經是身在某個「專科」了。換句話說,醫師已經做掉了對目前機器來說有挑戰性的工作。在近乎確診的狀態之下,患者需要資料的可能範圍變得很小。完全可以用人力針對各類型的醫療院所做客製化,而不是做出一個通用型的智慧診斷協助工具。

醫師這邊最喜歡的則是那個人體模型,讓他們在教學講解、溝通的時候很方便。這我也覺得是個很讚的東西,但沒猜錯的話那個解決方案是從 BioDigital 來的,並不是 Outcome Health 自己的產品。

請注意,我這邊並不是要說整合這些資訊沒有價值,只是想表達 Outcome Health 在技術方面,感覺沒有什麼獨步全球的東西。

營運狀況
#

這邊要先澄清一下,一開始的文章說他們第一年就賺到了 100 萬美元,應該是有錯的。翻了一下資料,100 萬美元應該是營業額(revenue,未扣除成本)而非利潤(profit,已扣除成本),所以說「賺」並不精準。100 萬美元營業額不是不厲害,但畢竟不知道成本花了多少,操作空間很大,跟 100 萬美元利潤還是有根本上的差別。

再來就是我不會只看公關出的新聞稿,有時候看看像是 Glassdoor 上的評價會有些意外的收穫。裡面若有好評幾乎都只是因為公司提供吃喝玩樂,沒有一個說公司有在做對的事情,或是這份工作讓他獲得心靈上的成就感。(還有人寫說員工會被要求上去給好評 😂)

以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公司有超過 500 位員工是有點太多了。這間接證明了其實他們的技術底並不強,「用很少的人力做到個人化醫療」這件事並不成立。

資金
#

一個公司會拿誰的錢多少也會透露一些訊息。

除了創辦人自己本身有錢之外,Outcome Health 在 2017 年 5 月募到了 5 億美金的資金。其中由高盛領投,CapitalG、Pritzker Group Venture Capital 跟投。

  • 高盛
    • 黑金風暴》主角之一
    • 看看他們的高層在聽證會上怎麼說
  • CapitalG
    • 基本上就是 Google 啦!
    • 身為廣告佔收入大半,又想進醫療的公司,投這個算是不意外。
  • Pritzker Group Venture Capital
    • 咦?有沒有覺得有點眼熟? 😎

總結
#

如我一開始所說,這家公司或許有它厲害的地方,但應該不是在技術上。技術並不是它成功的關鍵,因為顯然這樣的技術能做的人太多了。那關鍵是什麼?是整合手邊有的資源,讓他變成一門生意的能力。創辦人成功地利用了他生在一個好人家,手邊資源很多的優勢,學到了資本世界那一套怎麼玩。(不只是有錢,老爸是醫師應該也對打入醫療界有幫助,很多時候醫療是賣信任的……)綜合許多方面的觀察,我也不覺得創辦人創這家公司的動機,有文章裡面說的那麼崇高。

這樣的結論好像有點令人失望。很多人大概會說「你這是眼紅!」或是「你這是在打擊大家信心!」。所以我得把話說清楚。

我很能夠理解,人嘛!總是有一個說給人聽的動機,跟一個真正的動機。我也不反對靠爸,有優勢不用才是傻子,只要你不是靠完又以白手起家的姿態出來指導,我都沒有意見。沒爸靠的也不用看到這個例子就太絕望,我自己是覺得,越過光鮮亮麗的唬人包裝,看懂這個世界真正的運作規則,未來反而會更有機會啦! 😅

2018 年更新
#

後來新聞說有人告他們詐欺…… 🤣